|
学习任务
|
教学内容
|
知识点
|
技能点
|
重点、难点
| 教学目标 |
教学形式建议
|
学时
|
|
任务一:电路基本概念及电路元件
|
1.电路、电路模型
2.电路中物理量
|
1.电路的组成;
2.电流、电压、电位、电功率、电能概念及电气设备额定值的意义;
3.电流、电压的方向(参考方向、实际方向)。
|
1.会电功率计算;
2.会用万用表测电压、电流。
|
重点:会电功率计算;
难点:电路基本物理量的理解及参考方向的概念。
|
理解电路模型的建立对实际电路分析的重要意义及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和方向;掌握电功率计算方法;会用万用表测电压、电流。
|
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讨论教学
演示:手电筒电路连接、用万用表测电流、电压;
|
2
|
3.电路中电阻元件及其特性
4.电路中电源
|
1.线性与非线性的含义;
2.欧姆定律在直流电路中的应用;
3.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压源、理想电流源与实际电流源概念及伏安特性。
|
1.会识别常用电阻器;
2.会熟练应用欧姆定律。
|
重点:欧姆定律应用
难点: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压源、理想电流源与实际电流源区别。
|
掌握电阻元件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压源、理想电流源与实际电流源的伏安特性,具备按电路原理图连接简单电阻电路能力。
|
|
2
|
任务二:基尔赫夫定律实验电路板
|
5.基尔赫夫定律
|
1.支路、节点、回路的概念;
2.基尔赫夫电流定律内容;
3.基尔赫夫电压定律内容;
4. 基尔赫夫定律应用。
|
1.会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位功率。
|
重点:基尔赫夫定律应用
难点:电位的计算
|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具体含义,能熟练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较复杂电路中的支路电流。
|
教学方法:演示教学、互动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建议学时:2学时
|
4
|
任务三:电路的等效变换
|
6.电阻连接与等效;
|
1.串联电路的特点;
2.并联电路特点;
3.混联电路简化;
4.星-三角形等效变换。
|
会应用串、并联及星-三角形等效变换对电路进行化解。
|
重点:串联、并联、混联电路及其特点
难点:星-三角形等效变换
|
掌握电阻等效分析法。
|
教学方法:演示教学、讲练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教学
演示:串联、并联、混联电路及其特点
建议学时:2学时
|
4
|
7.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
8.含受控源电路分析简介
|
1.实际电源等效变换;
2.有源支路的简化;
3.受控源摡念;
4.受控源电路等效变换。
|
1.会应用电源等效变换简化有源支路
|
重点:有源支路的简化
难点:含受控源电路分析
|
1.应用电源等效变换化简有源支路的方法;
2.了解含受控源电路分析方法。
|
|
4
|
|
10.实验一:基尔赫夫定律验证
|
1. 电阻元件的正确识读;
2.按要求正确连接电路元件;
3.正确选择仪器仪表测试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
4. 验证基尔赫夫定律。
|
1.会正确识读电阻、会正确使用指针式、数字式万用表。
|
重点:电阻元件的正确识读和万用表使用
|
1.会正确识读电阻、会正确使用指针式、数字式万用表测电流、电压;
2.加深对基尔赫夫理解。
|
教师讲授、演示、学生现场操作,教师指导、检查
建议学时:2学时
|
2
|
|
任务六、七:
日光灯电路
|
1.正弦交流电的本概念
|
1. 正弦交流电基本概念;
2. 正弦量三要素;
3. 交流电的有效值与平均值的概念。
|
1.会计算交流电有效值
|
重点:正弦量三要素、有效值、最大值之间的关系
难点:交流电有效值计算
|
1.掌握正弦量三要素的概念、交流电有效值、最大值之间的关系;
2.理解正弦量的初相与相位差的概念。
|
教学方法:演示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演示:用示波器演示观察正弦波、再讲授正弦波的峰值、周期、角频率、初相等概念
建议学时:2学时
|
2
|
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
1.复数运算;
2.相量;
3.相量图。
|
会作相量图
|
重点:正弦量相量表示
难点: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的相互转换
|
1..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2会用解析式、波形图、相量、表示正弦量。
|
|
2
|
3.单一参数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
1.电容元件;
2.电感元件;
3.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相量模型。
|
理解R、L、C元件电压与电流相量关系及感抗、容抗计算。
|
重点:R、L、C元件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与相量图,感抗、容抗计算。
|
1.掌握R、L、C及RLC的交流电路;
2.掌握容抗、感抗、阻抗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
3.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其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关系。
|
教学方法:演示教学、互动教学、讲练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建议学时:2学时
|
4
|
6.功率因素提高
|
1.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功率
2.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
3.功率因数提高;
|
会提高功率因数的有关计算。
|
重点: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素及提高功率因素意义和方法;
难点: 提高功率因数的有关计算。
|
1.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功率因数的含义;
2.掌握功率因素提高的意义和方法。
|
教学方法:演示教学、互动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建议学时:2学时2
|
2
|
7.实验二:日光灯电路连接及功率因素的提高
|
1.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功率因数表的连接和使用
2.测试电路电流、电压、功率因数
3.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
会日光灯电路连接和用电工仪表测量和计算电路参数。
|
重点:电路的连接、测量、计算。
难点:功率表、功率因数表、正确安装连接读数。
|
1.培养根据电路图正确接线的能力;
2.培养使用常用电工仪表测量电路参数能力;
3.检查、分析和排除线路故障的能力。
|
学生现场操作,教师指导及检查
建议学时:2学时
|
2
|
8.三相交流电源与三相交流负载电路
|
1.对称三相电源的概念;
2.三相电源的连接;
3.三相对称星形负载的电路计算;
4.三相对称三角形负载的电路计算。
|
会三相交流电路连接、测量和分析。
|
重点:三相对称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分析计算;
难点: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
1.理解交流电的产生及输送过程;
2.掌握三相负载星形、三角形连接的特点,能根据三相交流电源的参数正确选择三相负载的联接方式;
3.具备简单三相电路的连接和测量能力。
|
教学方法:现场参观教学(1学时)、互动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建议学时:2学时
|
4
|
8.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及安全用电
|
1、三相交流电路功率的计算;
2.触电、触电应急措施;
3.验电笔的使用、触电、电伤、电击、急救等安全用电知识。
|
会使用验电笔
|
重点:安全用电知识;
难点:三相交流电路功率的计算。
|
1.掌握三相交流电路功率的计算;
2.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及触电的防范措施 ;了解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理解触电的种类、原因及危害;电气安全用具的使用。
|
教师带学生参观现场,演示验电笔的使用,讲授触电、电伤、电击、急救等安全用电知识
建议学时:2学时
|
4
|
实验三:三相负载星、三角形连接
|
1.三相负载星形、三角形连接的特点;
2.据三相交流电源的参数正确选择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
|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要求将负载正确连接到三相电源上,并测试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
|
重点:学会三相负载星形、三角形连接;
难点:三相负载故障电路的测试。
|
1.具备按要求将负载正确连接到三相电源上,并测试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
2.加深理解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的关系。
|
建议学时:2学时
|
4
|
|
|
1.常用低压电气设备使用
|
1.低压电器分类;
2.刀开关用途、结构、安装注意事项;
3.转换开关用途、结构、选用;
4.按钮用途、结构、选用;
5.低压断路器用途、结构、安装、选用;
6.交流接接触器原理、用途、结构、安装;
7.时间继电器原理、用途、结构、安装;
8.熔断器用途、结构、安装;
9.热继电器原理用途、结构、安装。
|
会安装和选用常用低压电器。
|
重点: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用途。
|
1.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用途。
2.会安装常用低压电器。
|
教学方法:演示教学、互动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建议学时:4学时
|
4
|
|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控制
|
1.直接启动控制电路原理、安装;
2.点动控制电路的原理、安装;
3.长动控制电路原理、安装;
4.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原理、安装。
|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长动、正反转控制
|
会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长动、正反转控制电路。
|
1.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长动、正反转控制;
2.学会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长动、正反转控制电路。
|
理实一体教学,建议学时:6学时
|
4
|
|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制作与调试
|
|
1.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特性及主要参数,晶体三极管小信号模型;
2.二极管应用电路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3.滤波电路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4.基本放大电路组成,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动态指标的估算;
5.多级放大电路特点及动态指标的估算;
7. 功率放大器概述;
8.集成放大电路特点;集成运放基本组成及理想化性能指标,理想化集成运放电路的分析方法;
反馈放电路类型及其极性的判断。
|
1.晶体管特性、主要参数及小信号模型;
2.二极管应用电路的电路组成、输入输出电压关系;
3.滤波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4.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及交动态指标;
5.理想化条件下集成运放的模型;
6.基本运算电路及其特点。
|
重点:
1.识别、检测晶体管;
2.分析二极管应用电路输入输出电压关系;
3.测试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指标。
难点:
1.晶体管的选择;
2.分析二极管应用电路输入输出电压关系;
3.基本放大电路动态指标的测试;
4.电子仪器仪表的正确操作。
|
1.识别、检测和选择晶体管;
2.阅读二极管应用电路,分析其输入输出电压关系;
3.电容滤波电路的滤波电容;
4.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设置和动态指标测试;
5.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负反馈;
6.在电子电路测试中,
7.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集成运放及基本运算电路。
8.阅读典型集成功放大电路。
9.测试功率放大电路主要技术指标。
率
|
理实一体化教学,建议学时12学时。
|
12
|
|
数字电路的分析与制作
|
1.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
2.三人表决电路的逻辑功能表示
| 1.数字信号及数字电路的特点;
2.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关系;
3.能用真值表、逻辑表达式、逻辑图、波形图、卡诺图对逻辑函数进行表示;
4.逻辑代数基础知识;
5.逻辑函数变换和化简。
|
1.能对实际的逻辑事件进行逻辑功能表示;
2.能根据实际需要对逻辑函数进行变换;
3.能对给定的逻辑函数选择公式法或卡诺图法进行化简。
| 重点: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难点:逻辑函数的公式法进行化简
|
1.了解数字信号、数字电路的特点;
2. 掌握数字电路中基本的数字逻辑关系;
3. 掌握逻辑函数(逻辑功能)的表示,熟悉逻辑代数中的逻辑运算规律;
4. 掌握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
理实一体化教学,建议学时10学时。
|
10
|
|
72
|